初生的犊牛腹泻或者消化不良怎么办
犊牛腹泻又称犊牛拉稀,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是犊牛常发的一种胃肠疾病。犊牛常在出生后2~3d开始发病,对犊牛的发育、生长、成活等有很大影响。在大群饲养时,犊牛腹泻发生率常达90%~100%,死亡率最高可达50%以上,对奶业的发展威胁很大。下面畜牧堂详细的介绍一下:
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最常见的是急性肠炎症状,粪便病初通常是先干后稀,为淡黄粥样恶臭便,继之为灰白色或水样便,有时带有泡沫,随后排便频繁且多带腥臭味,有的呈腐臭味。排水样粪便时,往往不沾尾毛,如不注意观察易被忽视。病程中期则肛门失禁,常有腹痛,体温升高到40℃以上。后期体温降到常温以下,昏睡,其死亡率在10%左右;如发生菌血痢则体温升高,脉搏急速,呼吸增数。结膜潮红或暗红,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绝食,肠音亢进,其后多有减弱,有腹痛表现。由于激烈的拉肚子,生病的小牛脱水后迅速消瘦,眼窝凹陷,皮肤干燥,弹性减退,排尿减少,血液浓缩。如不及时抢救,可在1~3d内死亡。
病毒引起的腹泻,往往突然发病,迅速扩散流行,新生犊牛排灰褐色水样便,混有血液、黏液,病犊极度沉郁、厌食,腹泻过后还恢复食欲,往往因过量采食而复发。犊牛受轮状病毒感染主要发生在1月龄以内,潜伏期为15h至4d。主要症状为沉郁、厌食,并发生脱水性腹泻。发病期可持续1~8d,年龄越小,发病时间越长。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如没有大肠杆菌的协同作用,24h即可痊愈。与大肠菌混合感染后,犊牛体温上升,白血球减少,最终死于消化道溃疡引起的出血性肠炎、局部淋巴结、集合淋巴结、脾脏和胸腺内淋巴组织缺乏症。冠状病毒感染后的潜伏期为19~24h,其临床症状和肠道病变比轮状病毒感染时严重,并且即使不并存大肠菌,冠状病毒引起的拉肚子也可以使1周龄以上的犊牛死亡。
在秋季因为气候变化较大,而且较为潮湿,初生的犊牛容易出现腹泻或者消化不良的情况,给大家提供一个母血疗法,治疗犊牛腹泻有一定的效果:
原理:母牛血液中含有较全面的营养物质和抗体,如果能够将母体血液注入新生犊牛,可刺激犊牛身体的网状内皮系统,使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在血液中明显增加,增强吞噬作用,同时迅速提高犊牛血液中的抗体浓度,提高抗病力。
具体方法:犊牛出生后2小时内,采母体颈静脉血300-500毫升,加入2.5%枸橼酸钠,给犊牛一次静脉注射,并及时给犊牛吃足初乳。
输母血后的犊牛,发病时间明显后移,发病后经常规治疗,病程缩短8.5天,复发率减少43.7%,死亡率降低25%。即输母血的犊牛,腹泻发病晚,痊愈早,复发率和死亡率显着降低。
对以后发生腹泻症状的给予常规治疗。如初期给缓泻剂,清理胃肠。之后,内服人工胃液:胃蛋白酶10克,稀盐酸5毫升,温常水100毫升。混合溶解,每次灌服30-50毫升,1日3次。为防肠道感染,可选抗菌素或磺胺类药,土霉素2-3克;磺胺脒首次量2-5克,维持量1-3克;呋喃唑酮0.1-0.3克。每日2-3次。
为加速痊愈,可给予补液治疗。用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500-1000毫升,一次静脉注射。也可用平衡液:氯化钠8.5克,氯化钾0.2-0.3克,氯化钙0.2-0.3克,氯化镁0.2克,碳酸氢钠1克,葡萄糖粉10-20克,安纳加粉0.2克,青霉素30万-50万国际单位,蒸馏水1000毫升,一次静脉注射维持量500毫升。
想了解更多关于养殖管理的技术,请关注畜牧堂!“畜牧堂”APP,为我国广大养殖户提供“互联网+”畜牧养殖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农户勤劳致富,助力我国畜牧养殖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文章系畜牧堂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