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生产瘫痪又称褥热症或奶牛低钙血症,是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特征是低血钙,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
一、发病原因:
畜牧堂兽医称分娩前后血钙浓度剧烈降低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怀孕的时候母牛大量的钙质都供应给了犊牛,造成母牛血钙含量非常低。奶牛生产瘫痪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大多在生产后3天内发病。而且发病出现于一生中产奶量最高的时期,一般在5-8岁。
二、临床症状:
表现为轻度不安、哞叫、兴奋、不愿走动。后肢交替负重、后躯摇摆、好似站立不稳、四肢肌肉震颤。头部及四肢痉挛,不能保持平衡,开始鼻镜干燥,四肢及身体末端发凉,皮温降低。脉搏无明显变化,出现意识抑制和知觉丧失的特征症状。
体温降低是生产瘫痪的特征症状之一。病畜体温可能仍在正常范围内,但随着病程发展,体温逐渐下降,最低可降至35℃-36℃。
三、治疗方法:
静脉注射钙制剂或乳房送风是治疗生产瘫痪最有效的常用方法,治疗越早、疗效越高。临床上常用硼葡萄糖酸钙溶液,一般剂量为20%-25%硼葡萄糖酸钙500ml,同时肌内注射5-10ml维丁胶性钙。另外,乳房送风疗法和应用胰岛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也可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预防措施:
1.在干奶期,最迟从产前两周开始,给母牛饲喂低钙高磷日粮,减少日粮中摄取的钙量。
2. 加强奶牛的光照,加强运动,促进钙、维生素D的合成及吸收和利用。
3. 分娩牛在产后5天内,不要将初乳挤净,少量多次,逐渐增加挤奶量,到第5天的时候开始挤净,防止钙从初乳中大量排出,诱发产后瘫痪。
4. 奶牛分娩过程中要注意生殖道周围的卫生。助产过程中要小心用力,防止子宫内膜或阴道损伤,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可防止产后瘫痪。
(文章系畜牧堂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