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肉鸭成活率?提高肉鸭成活率的措施
在肉鸭的养殖过程中,提高肉鸭成活率一直养殖户关注的问题,提高肉鸭成活率就能提高养殖效益,那么,如何提高肉鸭成活率?下面畜牧堂详细的介绍一下:
一、选好鸭苗
选购鸭苗要到防疫工作较好的种鸭场,种鸭严格按免疫程序做好禽出败、大肠杆菌病、鸭瘟、禽流感、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 预防接种,孵化场的防疫条件符合国家规定。选择小鸭的时候,小鸭的手感到饱满而强壮,羽毛有光泽,健壮而活泼,声音响亮,选择小鸭的大小应该是一致的。
二、把好育雏关
1、育雏舍的卫生消毒工作:鸭苗放入前要做好育雏舍的卫生清洁,鸭粪要漂亮地洗净,用消毒剂(0.2%百毒杀溶液)撒一次,用饮水机、材料盘、材料槽等洗净后消毒。
2、肉鸭的育雏方法:规模化饲养肉鸭一般采用地面育雏和网上育雏。网上育雏利益多于地面,卫生环境好,能提高雏密度和育雏舍利用率,减少雏鸭疾病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育雏期成活率,雏鸭饲料报酬高,生长速度快。
三、育雏期的管理
1、育雏温度:刚出壳的雏鸭,其体温调节能力差,必须做好保温工作。1~3日龄的育雏温度为30℃~32℃,以后每隔2天温度下降1℃,舍温接近外部空气温度时停止加温。
2、舍内育雏密度:1~7日龄时,地面育雏每平方米20~40只,网上育雏每平方米40~60只。
3、及时饮水喂料:雏鸭出壳12~24小时后,及时给予饮水和喂料,饮水器要充足及分布均匀,必要时人工调教饮水。雏鸭喝水1~2小时后,用全价优质的鸭子材料(1~3日龄可以用小鸡材料代替)用水软化后,均匀地散布在材料盘和塑料薄板上诱发采食,全部正常采食后,改变材料槽自由采食。
4、光照:雏鸭的食量少,消化能力强,生长快,昼夜不断地采食,故育雏舍应有充足的光照,晚上也要有电灯照明,让其24小时采食。
5、注意通风换气:育雏舍内的通风要良好,以防舍内的氨气、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诱发疾病和引起中毒。
四、做好鸭病的防治工作
在肉鸭的饲养过程中,要做好鸭病毒性肝炎、传染性浆膜炎、流行性感冒、大肠杆菌病、禽出败、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未经鸭病毒性肝炎、禽流感疫苗加强免疫的种鸭,其后代雏鸭进人育雏舍后要注射抗病毒性肝炎蛋黄液,育雏结束后再注射禽流感疫苗,其他疾病可使用抗生素防治。注意育雏舍的日常清洁卫生工作,每天应清除鸭粪,防止氨气、二氧化碳中毒,并搞好舍内消毒工作。肉鸭出售完毕后,饲养场地可用生石灰、消特灵交叉消毒,间隔7~15天才能进入第二批肉鸭的饲养,这样能较好地控制疾病的发生,提高肉鸭成活率和经济效益。
想了解更多关于养殖管理的技术,请关注畜牧堂!“畜牧堂”APP,为我国广大养殖户提供“互联网+”畜牧养殖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农户勤劳致富,助力我国畜牧养殖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文章系畜牧堂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