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秋季是养殖户最忙的时候,做青贮、屯牧草是一件关乎牲畜如何漫长冬季的核心问题。
青贮饲料水分多、口感好,和青饲料相媲美,牛羊非常喜爱吃,营养成分强于干饲料,利于长期保存,能够保证整个冬季和早春的饲料供应。
从贮藏原料的选择到切割、贮藏池的修筑、辅料的添加、密封等一系列的动作都关乎青贮饲料的最终品质和饲养效果,所以养殖户们在制作青贮饲料的时候都是非常小心在意,出现一点差错,就可能让牛羊面临饿肚子的危险,也会让自己的劳动和收益付之东流!
01青贮原料的选择
好的原料是青贮成功的关键。青贮原料要选择蛋白质含量较少,有适量的碳水化合物且含糖量(易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不少于1~1.5%的青饲料,如:禾本科植物(玉米、黑麦草、无芒雀麦等)、豆科植物(苜蓿、紫云英、三叶草等)向日葵茎叶、块根类原料均是含碳水化合物高的种类。
青贮原料必须含有适当的水分。适当的水分是微生物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水分过低,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另外也难以压实,造成好气性菌大量繁殖,使饲料发霉腐烂;
水分过多,糖浓度低,利于酪酸菌的活动,易结块,青贮品质变差,同时植物细胞液汁流失,养分损失大。对水分过多的饲料如水草类的原料,应稍晾干去水或添加干饲料混合青贮。
青贮原料含水量达65—75%时,最适乳酸菌繁殖。豆科牧草含水量以60—70%为宜;质地粗硬原料的含水量以78—80%为好;幼嫩、多汁、柔软的原料含水量以60%为宜。
02切短切碎
将收割来的原料切短,切成长度为2-5cm,只有切得比较碎,含水量要达到60-70%这样才能让乳酸菌充分发酵,保证青贮的品质和口感。
原料切碎后立即加入添加物,目的是让原料快速发酵。可添加2-3%的糖、甲酸(每吨青贮原料加入3—4kg含量为85%的甲酸)、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硫酸铵、氯化铵等铵化物等。
青贮用的原料最好随收随运,随运随铡,随铡随装池,切不可在池外晾晒或堆放过久。
03青贮池的技术要求
1、深度是宽度的1.5倍以上,池子深便于秸秆压实;
2、青贮池的不易太长,不宜超过深度的3-5倍之内,不然会增加空气的接触面,给密封带来难度。
3、青贮池底部最好是斜面,底部要留多处排水口,便于水分的下渗排出。
池底部最好铺1米厚的碎麦秸以吸收原料压实后的水分,压实后只有20厘米的厚度,这部分麦秸由于吸收上面的汁液营养很丰富、适口性很好;
铡碎的原料逐层装入池内,每装20厘米厚可用人踩、石夯、拖拉机压等方法将饲料压实,应特别注意将池壁四角压实。
畜牧堂徐朝岭老师的独家秘方是每铺平1米厚压实一次,为了增加营养可以撒一层尿素,以提高青贮饲料中的自含氮量,改善青贮饲料的品质。尿素在后期发酵过程中会增加青贮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同时增加适口性。
04装填密封
装填的原料压实后高出池口30—40厘米,使其呈中间高四周低,圆形池为馒头状,长方形池呈弧形屋脊状,在封闭前每平方米洒一公斤粗盐,防腐的同时增加青料的口感,牛羊爱吃。
圆形池或小型容积池应在一天内装完、封闭,最迟应在两天内完成封闭。
青贮池装满后,应尽最大可能排除空气,用2-3层塑料薄膜将饲料完全盖严,地下式池在薄膜上压一层20-30厘米厚的湿土,拍实打光,地上式和半地上式池在薄膜上压一层草帘。封顶做成馒头形,有利于排水。窖的四周要挖排水沟。
05检查防护
封土后的几天内,经常检查池顶,饲料下沉使得覆土出现裂缝,要及时覆盖新土填补。
封口30天后,便可启封饲喂。一旦启封,应连续使用直到用完,切忌取取停停以防霉变。取用时应每天按家畜实际采食量取出、切勿全面打开或掏洞使用。青贮饲料取出后不宜放置过久,以防变质。
青贮饲料一次性投资较大,原料设备以及辅料等耗资不少,若制作方法不当,如水分过高、密封不严、踩压不实等,青贮饲料有可能腐烂、发霉和变质等,影响冬季牲畜的正常饲养,关系重大!
希望今天我们畜牧堂为大家带来的青贮饲料制作方法能为您带来帮助!如果牲畜有什么疾病可以留言咨询我们的专家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