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山羊养殖有不同的养殖模式,其中圈养养殖模式由于其独特的养殖优势,吸引了很多养殖户采用。以下是畜牧堂介绍了波尔山羊育种技术,育种者可参考。
一、生活习性
1.波尔山羊合群性强,长期饲养在一起的羊只,很少互相抵撞,一般放牧时都是成群采食,领头羊先行,其它羊就会尾随而来。
2.波尔山羊厌倦了潮湿干燥,喜欢在沙滩或干泥中休息和玩耍,怕潮湿的地方有水,不敢在潮湿的地方出去,雨天也不敢出去。
3.适应能力强,耐寒、耐热、耐粗饲,抗病能力强。
二、消化机能
1.胃肠结构及其功能特点
羊为反刍家畜,有4个胃,胃内含有数以亿计的纤毛虫和细菌,对食物进行机械性的压榨和分解作用。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长而曲折,消化吸收能力强,有许多重要的消化酶,身体在形成和吸收过程中需要很多养分。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纤维素并形成粪便,也可以消化吸收在小肠内未被完全吸收的营养物质。
2.反刍机能特点
羊的瘤胃容积大,能在短时间内一次不断采食,饲草进入瘤胃后,经贮藏、转化和混合进行生物性消化,在休息时进行反刍。
3.羔羊的消化特点
初生羔羊胃容积较小,没有消化纤维素的能力,随着日龄的增长和采食量的增加,前胃迅速发育,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微生物区系,增强对植物性饲料的消化能力,出现反刍活动。这次你可以完全脱离母羊。
三、全年饲养管理
1.科学饲喂
定时喂羊有利于羊形成条件反射,有利于羊的消化吸收。定量饲喂就是通过观察试验,定出草量、料量,做到既不浪费,又能吃饱。质量是为了保证饲料的质量,不经常改变种类,试着吃混合草,饲料不要太单一,不要发霉,不要冻结,无毒。定人就是饲养人员要相对稳定,不要经常调换。
2.搞好卫生
清除羊舍内的粪便和饲槽里的污物。在饲喂过程中勤观察羊群的情况,发现病羊及时隔离治疗。
3.及时分圈
做到公母分群、强弱分群、大小分群,及时断奶。断奶后的羔羊应喂软消化饲料。搞好春秋两次防疫和驱虫。
4.羊舍要求
夏季炎热季节尽量使羊舍凉爽通风,以防中暑。在寒冷的冬季期间,羊舍北面的通风口被堵塞,的温度保持在8以上。
5.抓绒和刷拭
肉用波尔山羊每年春季要进行抓绒,一般在春季天气转暖时进行。先用钢丝稀梳顺毛自领、肩、胸、背、腰、股部由上而下将沾在羊身上的碎草及污物梳掉,然后用密梳逆毛而梳,梳子要贴近皮肤,用力要均匀,以免抓伤皮肤。刷拭羊体可增加羊的血液循环,保持羊体卫生,促进新陈代谢,可在饲喂时进行。
6.修蹄
长期舍饲的羊,蹄子磨损少、增长快造成行走不便,采食困难,严重者可引起蹄病或蹄变形。修蹄一般在雨后进行,这时蹄质软易修剪。成形后,足底平坦,前足为方形圆形,需要对变形足进行多次修剪,逐步矫正足形。
7.疾病治疗
发现病羊,及时诊断并治疗,并详细记录入档。
8.配种
配种的公、母羊尽量不要同时来自于一个牧场,要通过选种确定几个遗传基因比较稳定的后代性状比较明显的波尔公羊作为核心公羊。登记母羊第一次和第二次匹配的确切日期,并准备出生前的表格。母羊在出生前10天被送到产房,等待羔羊的出生。
9.系谱档案
测量并记录初生量、断奶量及月龄量,测量羊的体重及体尺等各项生理指标,评定好羊的等级,按强弱、大小分圈饲喂,根据体况增减料量。
四、羔羊的培育
1.初生羔羊的生理特点
第一,体温调节能力不完善,易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第二,羔羊缺乏免疫抗体,均以雌性绵羊初乳为过渡;第三,消化功能差,易消化不良,稀疏;第四,肺小叶细胞壁薄,怕冷刺激,不断引起;第五,肝功能解毒能力弱。
2.饲养中的注意事项
①早吃初乳,吃饱初乳。初乳中含的抗体多,具有较高的酸度,能有效刺激胃肠粘膜产生消化液和抑制肠道细菌活动。
②凡是羊舍过于狭小拥挤、肮脏不堪、阴暗潮湿、闷热、通风不良、贼风侵袭,都可引起羔羊病的大量发生,故冬季要勤换褥草,搞好保暖;夏季通风换气,及时对羊舍进行消毒。
③初生羔羊最易发生羔羊痢疾,要搞好羊舍的卫生和定期消毒工作。发现病羊及时隔离,哺乳和注射用具也要按时消毒,死胎和胎衣要及时处理。
④羔羊出生后10日就开始补饲,目的是训练采食精粗饲料的能力,满足羔羊迅速生长发育的需要羔羊出生后2月龄左右,就应及时分群。羊群过大时,也应把强弱羊分开饲养。
想了解更多关于养殖管理的技术,请关注畜牧堂!“畜牧堂”APP,为我国广大养殖户提供“互联网+”畜牧养殖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农户勤劳致富,助力我国畜牧养殖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